Archive for 2009年5月

南京!南京!

其实呢,在看之前一直很好奇,有捧有骂的,我自己也有想象这片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?我大致揣测了一下,他想从历史的角度?从人性的角度?或者是从一种基于史实的民族主义的角度?
我不知道,一直到我看完我也没有搞明白,所以我姐给我打电话问我看完什么感觉,我的回答是Fuck,她理解错了,说:哦,日本人?我纠正了一下:不,要Fuck的是陆川。还好今天学校礼堂播映,基本很安静,没有窃窃私语,没有怒吼,没有哭泣,我听到最多的是什么?叹息声。
历史的角度多数会遍举历史上的大屠杀,美其名曰正视史实,同时强调以史为鉴,面向未来云云;人性的角度多数会用西方价值观里人的观念来约束这段历史,声称要从人的角度去看历史,而非数据;民族主义的就不用多说了,我们见识过的不算少。
最近一直在看两本书,人学的书,分别是关于西方历史和东方历史的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演变,很有意思。很奇怪这些历史上的价值观都忽略了一点,集体。是的,不是民族,不是社会,不是更宽更大的概念。被某些西方媒体批评为纳粹分子的海因莱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:《星船伞兵》,他在其中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:政治和道德观念的基础是什么?他有他的解释,我呢,比较愚钝,只能隐约的抓到一丁点实质:集体。
让我从集体的概念出发,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,当然,首先要感谢陆川导演给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南京大屠杀,或者他的角度就是西方人的角度?
我一直都很奇怪,人,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个体,竟然可以以如此有序和如此精密的方式形成一个集体。什么东西可以保证一个集体的存在呢?西方的观点是人本,东方的观点是信仰。都很悬乎的东西,试着把这些东西扒皮去骨之后,我有一点小的发现:集体意识。集体意识的存在是集体存在的根本,没有集体意识的不能叫做集体,撑死了我也就叫它散沙。有点自不量力,试着把我自己举高了点,从集体的角度去看《南京!南京!》。好家伙,我看到了好多东西。
一:刘烨的角色的集体意识何在?这个解释可就多了,我的看法呢,陆川还是很清楚的,片名叫city of life and death,宣传的时候还有抵抗之城的噱头在里面,集体意识体现于:守不住了,散了吧。不错,不错。只是我没看懂最后驱使他们站起来向前走的集体意识,别告诉我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小豆子。
二:我的太太又怀孕了。希望的火苗啊!再套下集体意识吧,何在?哦原来这个集体意识正是毛泽东的: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体现:中国不会亡。
三:请帮我为百合子修个坟,她曾经是我的妻子。这个无论是从什么角度解释,都逃不了人性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上去。跳出这个圈子,集体意识:他奶奶的就算我要打仗,我还得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啊,人人都这样了日本这个民族,这个大集体不就葛屁了么?
四:砰!人性的选择,良知的拷问?集体意识的角度,再套下西方人原罪的观点,原来这就是赎罪啊。恕我无知啊,我第一次看到部中国人拍的关于历史战争尤其是南京的电影,把个日本人拍的人模狗样的还象个人,只是陆川导演太好心了,他尽量从人本的角度去看,把日本人拆开来一个一个分析,觉得:哎,敢情这群小日本的还有人性啊。是啊,西方人的观点,就算是十恶不赦的连环杀人犯尚且有人性可谈可叹呢,更何况侵华日军这么庞大一个群体,难保不会有一两个那啥人性良知比较突出点的啊。我的观点:继续自我陶醉吧,至少在侵华日军的集体意识里,所谓的保家卫国,所谓的帝国荣耀,都是不算数的,只有什么东西顶用呢?打了几年的仗发现,哦原来最顶用的就是枪了,就是几十把枪了,在这种情况下,人的概念已经被无限的缩小,有的只有集体,没有一个人,只有一群人。但如果这个集体的集体意识出问题了,你从何谈起人性?
其实在汉语和法语的词汇里都有一个共同点:汉奸或者法奸。这其实就是集体意识的体现,因为在集体里出现了一个意外,有个人意识背叛了集体意识并损害了集体的利益。集体意识为这个个人意识的本体-这个人冠以一个独特的词汇:汉奸或者法奸。在海因莱茵的《星船伞兵》有个同样的概念,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,当然要是一个经过甄选的集体,所有的政治和道德观念都源自某个集体,政治和道德观念是集体意识的体现(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小的偏差)。
很遗憾,我抱着一种非常好奇或者说一种朝圣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,有点失望。叙事的风格比较平和,恍惚间我以为是阿甘或者本杰明巴顿式的,平和之中见真章。很耐心的以为图穷匕现,结果?当然是直到最后都没见匕首出鞘,所以才有这篇我整理思路后的发呓。

留下评论